您好,欢迎来到香港宝典大全资料!公司主营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高空测报灯,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气象监测站等!
香港宝典大全资料创造全球仪器中心 引领农林食品仪器发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669-0568 130-1769-1806
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      高标准农田      智慧乡村      智慧茶园      智慧温室大棚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支持 > 虫害图库 >

单爪螨的发生规律

时间:2023-03-14 10:32:58 来源:未知 点击:

一、分布与危害
       为害木薯的单爪螨又名木薯绿螨(cassava green mite,CGM),属叶螨科单爪螨属(Mononychel-lus,起源于南美洲,曾发现有8种单爪螨为害木薯,后经国际热带农业中心Belloti进一步确定认为,为害木薯的单爪螨属种类主要有3个种,分别是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tanajoa(Bondor,1938)]、麦氏单爪螨(M.mcgregori Flechtmann & Baker,1970)和加勒比单爪螨[M.caribbeanae(Gutierrez,1987)]。单爪螨主要为害木薯顶芽、嫩叶和茎的绿色部分,以口针刺吸植株冠部的芽、新叶和幼茎汁液。受害叶片均匀布满黄白色斑点,发育受阻,斑驳状,变形,受害严重时可导致叶片褪绿黄化,甚至畸形,枝条干枯,严重时整株死亡。其可随木薯种苗调运及随风等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严重为害时可使木薯减产40%〜60%,甚至绝收。该螨于1971年在非洲乌干达首次发生与为害,曾导致木薯绝收,目前仍是非洲等木薯种植地区的毁灭性害螨。
       麦氏单爪螨是近年来入侵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亚洲国家的单爪螨种类,并于2008年首次在我国海南修州发现,目前在我国的分布区主要为海南修州、云南大部分地区、广西武鸣及广东湛江部分地区。
二、形态特征
       成螨:体绿色,雌螨体长350㎛左右,雄螨体长230㎛,包括顎体长281㎛。须肢端感器粗短,长度不到宽度的1.5倍;口针鞘前端钝圆;气门沟末端球形;表皮纹突明显,前足体后端表皮纹轻微网状。前足体背毛、后半体背侧毛和肩毛的长度与它们基部的间距相当;后半体背中毛长度约为它们基部间距的1/2;足I胫节有9根触毛和1根纤细感毛,跗节有5根触毛和1根纤细感毛;足II跗节有3根触毛和1根纤细感毛,胫节有7根触毛。麦氏单爪螨与非洲、南美洲发生最严重的木薯单爪螨无论为害状、为害部位均很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麦氏单爪螨背毛长锥形,顶端渐尖,基部具棘,而木薯单爪螨背毛短,无棘。
       卵:圆球形,产于木薯插条的叶片、叶柄或枝干上。
       幼螨:白色,足3对。
       若螨:绿色,具4对足,无生殖孔,一龄和二龄若螨的体形大小、腹面毛数、生殖孔等可与成螨区别。
香港宝典大全资料
三、生活习性
       麦氏单爪螨发育与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4〜28℃,适宜湿度为75%〜85%,适宜光照时长为12〜14h,适宜在宽叶木薯品种(系)的中上部为害。21℃下,麦氏单爪螨发育历期最长,完成1代需15.42d,24〜33℃温度条件下,麦氏单爪螨完成1代需10.83〜11.47d。36℃高温下,麦氏单爪螨完成1代需10.08d,但卵的孵化率显著降低,仅为32.05%,39℃下麦氏单爪螨完成1代仅需9.83d,但其孵化率仅为13.42%。在21〜27℃条件下,麦氏单爪螨后代产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7℃下,平均每雌产卵量最高,可达50粒,在30〜39℃条件下,麦氏单爪螨后代产卵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在21℃下,产卵持续时间最长,为47d,产卵高峰期在雌螨羽化后第2〜13天,平均每雌每天最大产卵量为2粒。在39℃下,产卵持续时间最短,为9d,产卵高峰期在雌螨羽化后3〜6d,平均每雌每天最大产卵量为1粒。在21℃下,麦氏单爪螨雌成螨寿命最长,为21d,24℃下为19d,27℃下为17.33d,而30℃和33℃下分别为14d和12d。而当温度超过36℃时雌成螨寿命极显著缩短,36℃为6.33d,39℃仅为3d。大雨会使麦氏单爪螨种群数量下降。
四、发生规律
       (一)螨源基数
       单爪螨可全年为害,卵可产于嫩叶、叶柄及茎部,可随插条传播,枯枝、落叶及插条均可成为翌年螨源。因此,要及时清除受单爪螨为害的枯枝、落叶,种茎要经药剂处理杀死卵及各龄螨后种植。
       (二)气候条件
       湿度对单爪螨发育与繁殖存在显著影响,75%〜85%是单爪螨发育与繁殖的适宜湿度条件。无论湿度过高还是过低均会延长单爪螨的发育历期。当湿度为55%和95%时,单爪螨卵孵化率和后代产卵量显著降低,雌成螨寿命显著缩短。当湿度为65%时,单爪螨卵孵化率、平均每雌产卵量以及成螨寿命均与75%和85%湿度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但其发育历期却显著延长。光照主要通过影响卵和前若螨的发育历期影响麦氏单爪螨总发育历期,对幼螨和后若螨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麦氏单爪螨需要光照时间长于10h才可正常地完成发育与繁殖,其中12〜14h为麦氏单爪螨发育与繁殖的适宜光照时长。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麦氏单爪螨总发育历期呈逐渐缩短趋势。光照小于10h,麦氏单爪螨卵期显著延长;光照时间为12h和14h时,卵期最短,后代孵化率可达100%,但12〜18h光照对麦氏单爪螨卵期无显著影响。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麦氏单爪螨前若螨的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光照小于10h麦氏单爪螨后代卵的孵化率显著降低,成螨寿命显著缩短,光照时间为6h和8h时的麦氏单爪螨后代卵孵化率仅分别为69.67%和81.36%,成螨寿命仅分别为12.67d和14.33d。随光照时间的延长,麦氏单爪螨平均每雌产卵量逐渐增加,从光照6h时的32.47粒升高到14h时的45.33粒,随后开始缓慢降低,光照6〜8h和光照12〜14h下麦氏单爪螨的产卵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三)寄主植物
       目前国内单爪螨主要寄主为木薯,亦发现为害橡胶,研究发现单爪螨在橡胶上的发育与繁殖与在木薯敏感品种上相当。
       (四)天敌
       捕食螨艾氏新绥螨(Neoseiulus idaeus Denmark & Muma)对巴西塞尔瓦多木薯种植区单爪螨的种群动态监测发现,捕食螨种群密度过大会对其捕食功能产生反馈抑制作用。1989年以前,在哥伦比亚调查到多达32种植绥螨,对单爪螨种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五)化学农药
       针对单爪螨曾先后筛选出一些有效的杀螨剂,但因一些免费试用未经环境安全性检测的化学杀螨剂常被散发给木薯种植户用以防治木薯单爪螨,不仅导致环境遭到破坏,且使单爪螨的抗药性增强,随后的暴发成灾更加严重。
五、防治技术
       单爪螨为新入侵我国热带地区的害螨,目前分布范围在逐渐扩大,因此,需加强检疫工作,减缓其扩散速度。筛选、培育抗性品系、引进和保护有效天敌及加强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相关研究在非洲乌干达等国家已有报道,并已获得比任何单独防治措施更有效和更经济的控制效果。
       (一)农业防治
       种植时采用无螨害种茎。培育抗虫新品种可提高木薯的产量和品质。中耕除草、摘除或剪除有螨株及中心株,消除其隐蔽场所,减少螨源;合理施用各种肥料,增强作物的生长势,提高作物自身的抗螨能力;保护捕食螨、食螨瓢虫、草蛉等螨类自然天敌;合理深耕和灌溉可杀死大量螨源;玉米、丝瓜、茄子、花生与木薯合理间作,可有效减轻其为害。木薯收获后及时清理枯枝落叶,集中销毁,以降低翌年螨源基数。
       利用品种抗性和生物防治为防治木薯害虫和害螨的首选措施。据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调查报道,在其所有调查木薯品种中易感单爪螨的品种占45%,中等抗性的品种占14%。Benntt和Yaseen报道,单爪螨在木薯不同品种中的种群数量差异大,其中Kru46、Kru15、KruK和Kawanda等品种上木薯单爪螨数量最低。坦桑尼亚地区木薯品种对单爪螨的抗性结果表明,高感品系有Yohana、Chombela、Liongo和Lumalampunu,中等抗性品系有Kayeba、Mabale和Kihony,高抗品系有Mzimbitala、Kongolo、Dalama、NJemu和Kanyanzige。根据叶片短柔毛的密集程度,可判断品种对单爪螨的抗性程度,而叶片短柔毛的存在与否可作为鉴别木薯品种是否抗螨的指标。Nukenine等研究表明,木薯品种(系)显著影响单爪螨种群的增长,1月是筛选抗单爪螨抗性种质的最有利时机。
       (二)生物防治
       单爪螨的天敌有捕食性螨艾氏新绥螨(Neoseiulus idaeus Denmark & Muma)和阿里波小盲走螨(Typhlodromalus aripo DeLeon)、蜘蛛、瓢虫、草蛉、蝽类、蓟马和廮蚊等。由于经济、效果持久且对环境无害,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进行防治显示岀更好的前景。
       单爪螨自1971年传入非洲乌干达后,导致了80%的产量损失,严重者甚至绝收,对木薯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CMB、IITA以及CIAT等国际合作组织通过18年共同合作研究,基本摸清了单爪螨的自然分布范围,并且发现了单爪螨的重要天敌阿里波小盲走螨是一种捕食性天敌,其被发现后很快即成功应用。该捕食螨是目前非洲、南美洲等用以防治单爪螨的主要天敌之一。1989年以前,在哥伦比亚调查到32种木薯害螨天敌—植绥螨,并成功研发岀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植绥螨饲养方法—Mesa-Bellotti群体饲养法,成功应用于单爪螨的生物防治。另外还发现了木薯单爪螨专性寄生真菌塔氏新接合霉(Neozygites tanajoae)和佛罗里达新接合霉(Neozygites floridana),因其寄主专一,目前也已在很多木薯种植区应用。
       迄今为止,对单爪螨主要天敌的利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巴西塞尔瓦多木薯种植区单爪螨及其两种天敌(艾氏新绥螨和塔氏新接合霉)的种群动态监测发现,捕食螨种群密度过大会对其捕食功能产生反馈抑制作用,而对单爪螨寄生真菌塔氏新接合霉的调查发现,虽然通过回归模型已简单预测到真菌寄生的高峰时间与单爪螨的种群发生高峰期一致,但实际上,在该时间塔氏新接合霉对单爪螨的种群数量并不能产生显著影响,因为其正处在营养生长阶段,不能产生繁殖体,而当叶片已开始脱落,单爪螨种群已衰退时,塔氏新接合霉却开始流行致病。因此,对天敌的利用要掌握好时间,不能仅根据模型来确定。而从不同单爪螨种群分离得到的塔氏新接合霉具有不同的感染和致病能力,在利用时要考虑地理种群差异。
       (三)化学防治
       螨类的生活周期短,化学杀螨剂的使用易使其增加抗性,而有些杀螨剂还能刺激螨类的生殖和迁移,但在严重为害期间,药剂防治仍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建议化学防治作为木薯单爪螨最后一种防治措施。做好田间监测工作,及时用药防治,有效的药剂有阿维菌素、哒螨灵、噻螨酮等。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销售热线

130-1769-1806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日

公司电话

400-669-056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