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香港宝典大全资料!公司主营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高空测报灯,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气象监测站等!
香港宝典大全资料创造全球仪器中心 引领农林食品仪器发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669-0568 130-1769-1806
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      高标准农田      智慧乡村      智慧茶园      智慧温室大棚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时间:2021-09-17 09:55:00 来源:未知 点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9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经济司负责人邱天朝、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介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并答记者问。

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已经向社会公布,今天的吹风会主要向大家介绍规划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吹风会的是: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邱天朝先生,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先生,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先生。下面,首先请张桃林先生作情况介绍。

张桃林: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事业和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很高兴与大家交流《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有关情况。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农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粮食产量的高低,还关系到农产品质量的好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同时,农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是重要的碳库(碳汇),对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此,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工作指导,推动各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在节水、节电、节肥、节药、节人工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均对编制实施新一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作出具体部署。为此,农业农村部深入16个省120多个县开展实地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论证,广泛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相关领域专家、基层农田建设管理人员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牵头形成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并于8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正式实施。一小时前,也就是9点,《规划》已经在网上全文公布。

《规划》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精神,在总结近年来农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任务,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系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对凝聚各方共识加快构建农田建设新格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概括起来,《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主要内容:

第一,《规划》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立足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着眼长远和全局,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工作基础、财力状况等因素,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目标任务,明确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二,《规划》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田块整治)、土(土壤改良)、水(灌溉与排水)、路(田间道路)、林(农田防护和生态环保)、电(农田输配电)、技(科技服务)、管(管理利用)这样8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集水、土、气、生态条件于一体,统筹协调的系统工程。要求加快构建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同时,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物价波动、政府投入能力和多元筹资渠道等因素,逐步提高亩均投入水平,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一般应逐步达到3000元左右。

第三,《规划》紧盯粮食生产首要目标,优化了建设分区,明确了分区域建设重点,要求科学设计建设内容,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提高建设质量。规范项目竣工验收,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实现项目长久持续发挥效益。同时,《规划》还明确了实施保障措施。

第四,《规划》注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上一轮2011年—2020年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相比,具有3个突出特点。 一是更加突出产能保障。立足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两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集中力量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形成一批“一季亩均千斤、两季亩均吨粮”的口粮田,进一步筑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是更加突出质量要求。坚持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与建后管护并重,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即“三并重一协调”),合理安排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形成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三是更加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分类指导,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成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等七个区域,因地制宜提出各分区建设重点和分省建设目标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规划》部署要求,积极会同地方和相关部门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工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很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邢慧娜:

谢谢张桃林副部长作的介绍,下面大家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此次《规划》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设12亿亩高标准农田,这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意味着什么?谢谢。

张桃林:

谢谢,我想从两个方面回答您的提问。

第一方面,为什么要建设高标准农田,也就是说我们怎么认识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可以说,我们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的关键举措。为此,我们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全社会库存充裕,尤其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经受住了大考,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谓“功不可没”。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仍处于而且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特别是消费结构、营养水平的提升,我国粮食需求都还将保持刚性增长的态势。再加上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目前,从全国来看,我们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水缺,而且耕地的质量总体还不高,中下等质量的耕地占到70%左右,后备资源不足。加上光温、水土时空分配不均,还有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还不强。所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粮食稳产保供既要保数量,还要保多样、保质量、保生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或者说更加艰巨。为此,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既要确保耕地的数量,还要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以及整个农田的综合产能。高标准农田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和紧迫任务。“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迫切需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第二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和标准、建设的主要内容。《规划》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沟渠和田间道路配套等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这里面既有软件部分,也有硬件部分。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看,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能够显著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建成后项目区粮食产能平均能够提高10%-20%。《规划》提出,到203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如果按1亩1000斤产量来计算,12亿亩就能稳定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这跟我们当前粮食的产量(1.3万亿斤以上)约占90%,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相信,《规划》实施后,将会高质量筑牢我国粮食生产基础,更加有力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整体部署,明确提出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请问,此次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是如何体现和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部署的?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张桃林:

“十四五”规划纲要描绘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在编制这个《规划》过程当中,我们与“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进行了充分衔接。这个问题请国家发改委邱天朝副司长来回答。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邱天朝:

谢谢张部长。谢谢这位记者,您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最重要的经济安全之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明确的部署。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举措。“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系统、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规范性要求。《规划》对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分七大区域明确了建设重点。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国家发改委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水利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加强统筹衔接平衡,特别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区域布局方面,提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强调“两个优先”,即集中力量在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先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将现有或规划建设的大中型灌区范围之内的有效灌溉面积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规划》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已建的高标准农田。这些目标任务包括《规划》中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设任务,与“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是一致的,是完全衔接的。

为推进《规划》实施,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规划体系。会同农业农村部加快推进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平衡,把规划任务落实落地,促进灌区骨干工程改造建设与田间工程实施相协同,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与全国农业生产的布局相符合,为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造基础条件。

二是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上,持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大中型灌区等的支持力度,加强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管,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2021年,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国家发展改革委较大幅度增加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已经安排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20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这个投资规模比2020年的165亿元增长了33%。

三是推动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比如,新建高标准农田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具体投资标准的确定,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资标准,拓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渠道,完善工程建设机制、建后管护机制等方面。要总结和推广各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多渠道多方式筹措建设资金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有条件的地方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建一块、成一块。与此同时,持续加强大型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推动建立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灌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形成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的合力。谢谢。

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农村网记者提问

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农村网记者:

根据《规划》有关部署,2021-2022年的年度新增建设任务将达到历史峰值,2023年开始部署改造提升任务,请问中央财政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落实《规划》部署建设任务?谢谢。

张桃林:

这个问题请财政部姜大峪副司长回答。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

感谢您的提问,非常感谢您对财政支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财政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各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资金源头整合和投入力度。贯彻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关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源头整合,将原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土地整治工作专项资金和用于高效节水灌溉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设立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21年,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787.82亿元,同时推动地方通过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债券、土地出让收益等多元化渠道安排88亿元,支持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

第二,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保障。适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修订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共同事权属性,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同时,推动地方优化支出结构,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事项,促进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此外,按照国务院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实施激励的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建后管护成效较好、省级政府投入力度较大的地区实施激励,进一步激发地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地方尤其是省级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同时我们明确要求,激励资金全部用于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三,多措并举保障《规划》的年度重点任务落到实处。您刚才提的问题非常好,财政部将按照职责分工,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支持相关省份开展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在分配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各地粮食生产情况作为重要的测算因素,对13个粮食主产省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入撬动作用,采取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此外,引导相关经营主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推动各地进一步调动直接受益主体的管护积极性,促进工程长久发挥效益。谢谢您的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们关注到《规划》提出要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请问,在规划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张桃林:

这个问题请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同志回答。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

谢谢你的提问。这次发布的《规划》提出要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规划体系。这是落实《规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规划》是统领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国农田建设的一个总体规划,在项目的布局、建设的重点、资金安排等各个方面,做了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将在未来一个时期对农田建设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规划体系,有助于更好地把这个规划落到实处。实际上,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已经同步要求地方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同步对编制地方规划做好准备工作。

我们将积极指导各省根据《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要求,编制好本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保《规划》能够落地见效。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规划体系建设。

一是要做好规划衔接。省级建设规划要明确分区域建设任务、建设重点、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落实好全国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市级建设规划重点要提出区域布局,确定重点项目和投资安排。县级规划要将各项建设任务具体细化,落到乡村和地块,明确时序安排,形成规划项目布局图和项目库,为项目的实施和投资的落地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同时,地方各级规划要充分做好与本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水资源利用等相关规划的横向衔接。

二是要突出产能目标。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粮食保障自给能力的目标和任务,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目标、任务、布局、重大项目安排上,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潜力和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本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规模和粮食产能目标。

三是要加强实施保障。地方各级建设规划要强化实施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统筹使用各方面的资金,严格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切实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我们初步考虑,希望各地在编制、审批这个规划的过程中,总体在明年6月份之前能够完成省级规划编制任务。如果今年年底前,省级规划编制工作能够大部分完成,对于未来开展市级、县级等下级规划的编制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规划体系以后,能够为将来深入推进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打下良好的基础。谢谢您的提问。

张桃林: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就是要全国一盘棋。当然,各地除了要把国家要求的这些标准和原则执行好之外,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立地条件、产业布局等,有一些特殊性的、自选的、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也鼓励地方在《规划》中很好地体现本地特色,从而引领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准更高、更有特色。

海报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请问高标准农田高在哪里?建设进展情况如何?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张桃林:

这个问题还请郭永田司长回答。

郭永田:

谢谢你的提问,你提了一个大家非常关注也很重要的问题。高标准农田高在哪,我的理解,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高标准农田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国家标准实施的重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一个“高”是高在农田质量的高上。高标准农田是集中连片、田块平整、规模适度,水路电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备,土地比较肥沃,与现代农业生产条件相适应。用基层群众的话说,就是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这很形象地说明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田质量是高的,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动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

第二个“高”是产出能力高。刚才张部长已经讲了,从各地的实践看,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一般能提高10%到20%的产能,也就是100公斤左右的产能。群众也经常说,一季千斤,两季吨粮。

第三个“高”是抗灾能力高。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由于设施条件大幅度改善,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稳产高产,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一般年景多增产。今年就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前一段时间“烟花”台风对东部一些省份在短时间内带来强降雨,我去看有的地方农田积水短时间内淹到60厘米以上,但是高标准农田一般在一到两天之内,迅速就把农田里面的积水排干净了。一般的农田一般是3到5天甚至更长时间,这样就容易形成灾害,对庄稼生长就造成影响了。今年,西北一些地方还遭受了长时间的持续干旱。我们调查发现,在西北地区遭受干旱的受灾面积里,高标准农田的占比较非高标准农田的低20个百分点。所以,它的抗灾减灾能力是高的。

第四个“高”是资源利用效率高。高标准农田通过集中连片建设以后,规模化经营,有效提高了规模效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标准农田节水、节肥、节药、节人工成效明显,很好地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所以,各地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一个有力的抓手,积极推进。现在看,到去年底,全国已经建成了8亿亩高标准农田,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成效上看, 一是很好地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二是加快了农业的转型升级。刚才也谈到了,通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调研发现,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机械化水平比一般非项目区要高15-20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规模经营流转率一般比非项目区要高30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新型经营主体占比比非项目区要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所以说,它很好地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 三是很好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从节本、增效两个方面看,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一般人均增收在500元以上。 四是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高标准农田通过地块整治、沟渠配套、节水灌溉、林网建设和集成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等措施,调整优化了农田生态的格局,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减少了农田水土流失,提高了农业生产投入品利用率,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所以,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促进了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和农村环境的连片整治,为实现生态宜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谢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此次《规划》作为统领全国农田建设的顶层设计,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现在正式出台。请问,接下来如何实施好规划,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

张桃林:

谢谢,你的提问很有针对性。因为下一步就是我们怎么把《规划》付诸实施的关键阶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硬任务。有了好的《规划》,就是有了一个好的蓝图。如何把蓝图变为现实,把这个《规划》执行好就非常重要。我们下一步要以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提升粮食产能这个首要目标,坚持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统一组织实施与分区分类施策相结合,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全力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重点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抓好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资金保障、监督评价和运营管护等工作。农业农村部门将主动担当,全面履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密切配合,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建设任务能够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二是要突出规划引领。现在全国的规划有了,下一步各地将按照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建设规划体系的要求,抓紧编制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作为项目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明确本地区建设目标任务,将建设任务分解到市、县,落实到具体的地块。在规划编制的时候,要充分做好与国土空间、水资源利用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刚才发展改革委的同志已经把这方面的情况和要求给大家作了回应。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分析,客观、动态、及时地评价规划实施情况,尤其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总结推广有效经验和做法,推动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

三是要加大科技支撑。应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一项工程。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包括建设、管理和后期的运营维护方面,加强技术创新,尤其要加大对农田防灾减灾抗灾能力提升、土壤退化特别是盐碱化、酸化等治理,以及整个耕地质量提升、农田信息化管理等关键技术问题的攻关,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科技示范工作,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工程技术和装备。我们希望在科技攻关方面,在农田建设中,形成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相融合与集成应用的格局。

四是要严格监督考核。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制度,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压实地方建设责任。同时,加强建设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做好绩效运营监控和评价。刚才,财政部的同志已经把这方面的情况给大家作了介绍。

五是要加强能力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和动态监管,大力推行信用承诺制度,依法依规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从业机构失信惩戒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推动配强特别是县乡两级基层工作力量,提升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强廉政建设,严肃工作纪律,推进项目建设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切实防范农田建设项目管理风险。

六是要强化资金保障。《规划》对加大建设投入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因为这是一个公益性的、基础性的、长远性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完善多元化的筹资机制,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和建设任务能够相适应。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都知道,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得好,还要管得好、用得好,才能充分发挥效益。请问在保护和利用高标准农田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张桃林:

这个问题也很重要,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只有把我们国家高标准农田不断建好,真正用好,整个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才能更加夯实、打牢。这个问题请郭永田司长回答。

郭永田:

谢谢你的提问。你提的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我们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完善农田设施的管护制度,还要把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良田良用。这些年来,我们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管护工作,第一,指导地方不断完善管护制度。现在许多地方已经出台了管护的管理办法,明确了相关的政策要求。第二,指导地方探索多元的管护资金筹措机制。地方通过政府补一点,经营主体拿一点,水价电价改革筹一点等多种方式,很好地探索筹措了管护资金。第三,探索多种管护模式。有的地方实行经营主体自管模式,有的地方因地制宜实行了委托专业化机构来管理的方式,还有的地方采取了购买工程设施保险的方式,或者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不同的管护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下一步,我想主要还是要从两个方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管护工作。

第一方面,要进一步做好工程设施的管护,确保工程设施良性运行。一是要完善管护机制。项目建设与工程管护机制要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落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要保障管护经费的落实。继续推动探索多种不同的方式筹措管护经费。三是要落实管护责任。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基础设施管护的责任,同时要强化经营主体管护职责,还要发挥专业人员和专业社会组织管护的指导服务作用。

第二方面,要坚持依法严管,做到良田良用。这是《规划》中提出的重要原则。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决策部署,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一是要严防高标准农田被占用,对确需占用的,要严格依法审批。对于经过依法审批的,要进行补建,确保高标准农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二是要完善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和种粮激励政策,确保农民种粮获得很好的收益,引导经营主体将高标准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三是要探索合理的耕作制度,实行用地养地结合,加强后续培肥,防止地力下降。四是要严禁将不达标的污水排入农田,严禁将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等倾倒排放到高标准农田。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抓好农田管护工作,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谢谢。

中国经营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关于东北黑土地保护和修复的具体举措。谢谢。

张桃林:

我简要说两句。东北黑土地保护是整个耕地保护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东北黑土地保护本身也是个系统工程,包括我们现在实施的秸秆综合利用,还有保护性耕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东北黑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更好地保护黑土地。刚才讲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牵涉到方方面面,这跟黑土地保护工程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一个有机整体。

郭永田:

我补充一点。黑土地是我们国家最珍贵的耕地资源,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实施好黑土地保护工程,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下一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黑土地保护工作。一是在东北地区继续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提高耕地质量。二是启动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今年6月份,经国务院同意,7部门已经印发了《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统筹各方面政策,持续推进黑土地的保护工作。三是加强政策统筹。黑土地保护涉及到不少方面的政策措施,要在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统一布局下,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持续加强黑土地保护,确保耕地地力提升,防止进一步退化。谢谢。

邢慧娜:

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儿,感谢四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再见!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销售热线

130-1769-1806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日

公司电话

400-669-0568

二维码
线